基层之声

【贵州选调生】甘于平凡 拒绝平庸(水保所2020届硕士毕业生蒋小董)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9-28  浏览次数:

寄语:服务为民、永葆初心、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0150a9de5a42440c85f975e057037c6d.jpg

蒋小董,男,汉族,贵州盘州人,1995年8月出生,2020年6月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研究生在读期间受其导师佟小刚副教授“以学生为本、乐于奉献”的教学作风和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激励,深受“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熏陶,恪守“诚朴勇毅”的校训,悟透了这一代西农农林人才的使命担当,2020年报考了贵州省定向选调生,同年10月选调到盘州市生态移民局办公室工作。工作以来,将“立足基层、扎根人民,服务百姓”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一心植根于基层,时刻不忘“西农精神”,始终保持勤学的态度,只求增长才干,更好地服务人民。

2020年10月国庆节后到单位报到正式入职,平凡而忙碌的日子便如约到来。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一入职我便如期走上了扶贫路,除履行单位办公室各项日常工作职责外,我还帮扶4户建档立卡户,我的空闲时间便是前往盘州市保田镇洒坝村开展帮扶工作。

刚开始接触农村工作,起初工作开展显得毛毛躁躁,有太多“书生气”,略显稚嫩,因为对农村业务工作不太熟悉,和老百姓打交道也多有障碍,这些都是阻碍工作开展的不利因素,后来我通过向领导请教,向同事学习,积极主动融入群众中,遵照勤能补拙的良训刻苦跟进,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我和群众逐渐热络起来,做到了懂村民的生活,了解农户的急盼,我以“村里人”的身份做好帮扶,与村上工作者同吃同住,与村民一道改善人居环境,自觉当好上级政策的“传声筒”,为群众答疑解惑,仔细摸排核实,动态更新家庭情况台账,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算好经济账,千方百计增加农户收入;同时算好政治账,向老百姓讲好党的好政策,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自此帮扶工作得到高效推进,为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倾注了个人应尽的绵薄微力。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起步之年,也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已经确定,等到2021年10月实习期满转正后,将会被第一时间安排到村任职,今后两年时间将投身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中去,到基层一线,在村上参与做好宣传落实政策、促进经济发展、联系服务群众、化解复杂矛盾、推广科技文化、参与村务管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具体工作,真正做到扎根基层一线,服务乡土。

我在盘州市生态移民局办公室主要负责疫情防控、消防安全、驻村轮战协调联系和四创建两巩固等工作。2020年下半我国疫情防控取得胜利,但全球疫情仍呈高流行态势,我国多地呈零星散发状态,需长期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巩固疫情防控战略成果十分艰巨。

我负责单位疫情防控值班安排、疫情物资采购、疫情防控宣传和排查、新冠疫苗接种等工作,我严格按照“七步”工作法(即登记、询问、测温、提示、消杀、分类管理、及时报告)开展工作,严格遵循上级各项安排部署,认真摸排精准掌握中高风险地区来盘风险人员情况,此外,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前往各易扶安置点居委会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活动,为易扶安置点疫情防控保驾护航。我觉得只要居民平安幸福生活,自己的工作便不觉得累,心里将更踏实,脚步走得也更加坚定。

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当头炮”,“十三五”期间,盘州市生态移民局共建成易扶安置点26个,搬迁完成8183户29490人。作为新时代的移民工作者,我学习单位上领导前辈身上的扎实为民的“移民精神”,时刻牢记“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目标,坚定“群众搬迁到哪里、管理与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的工作基调。在局领导的带领和指导下,时常深入到各易扶安置区,开展就业调研帮扶、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创文创卫”、“生活垃圾分类”等工作。我坚信不管在多平凡的岗位上只要尽情挥洒汗水,就能演绎最美的青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只有经过基层的锤炼,深入实践、深入群众,砥砺品质、提高本领,更好地服务群众,才能不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不愧青春年华。

作者简介:

蒋小董,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2020届硕士研究生。2020年考取贵州省定向选调生,现工作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生态移民局,为办公室工作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