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故事

【我的心动offer(2025)】企业就业篇 | 在秋招的淬炼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5-10-23  浏览次数:

杨敏

经济管理学院/金融专硕

毕业去向:比亚迪海外服务科

秋招是一场与自己的漫长对话,也是一次在迷茫与坚定之间不断确认的成长之旅。每一次面试,我们展示的不仅是能力与才华,更是这些年走过的每一步。在此,我想分享这段蜕变之旅中的收获与感悟——如何在选择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2018年秋天,我踏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名本科生。那时,我对未来满怀憧憬,但对职业方向也感到迷茫。直到大二参与“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团队在实验室彻夜打磨项目,最终荣获国赛银奖时,我才意识到:行动与尝试是打破迷茫的关键。本科四年期间,我担任班长,组织班级活动、协调团队任务,三次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称号。这些经历让我明白,班长不是指挥他人,而是服务与担当。随后,我保研至本校金融专业继续深造,并在研究生阶段担任党支部书记和班长。在学术与实践的平衡中,我逐渐明确了职业方向:将金融专业能力融入实体产业,助力国家新能源战略。

秋招是一场见自己、见世界的修行。2024年秋招,我投递了120余份简历,参与50多场面试,从比亚迪到招商银行,从TCL到陕西选调。每一次投递都是对自我的审视,每一场面试都是与世界的对话。在职业选择上,我认为青年应与国家需求同频共振。研二进行职业规划时,我始终关注国家“双碳”目标与新能源产业的崛起。比亚迪“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理念深深吸引了我——这家从电池起家的企业,用30年时间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领跑者,正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我选择应聘其海外服务科,不仅因为岗位与金融数据分析相关,更希望将中国新能源的“出海”经验传递到全球,践行“用专业报国”的初心。

在简历制作和面试环节,我坚持讲好“自己的故事”。我准备了两类简历:一类突出科研与校园经历,适用于央国企;另一类强调社会实践与项目成果,面向民营企业。面试时,我坚持用故事回答问题。例如,当面试官问“金融专业为何竞争财务岗”时,我结合研究生期间参与农产品营销策划大赛的经历,分析如何通过财务模型优化供应链成本,使回答兼具专业深度与跨界能力。然而,秋招并非一帆风顺。我曾因专业不对口被国企HR当场拒绝,也曾因群面发言不够主动而错失良机。每次失败后,我都会记录面试问题、复盘回答逻辑,针对刁钻问题思考如何更好回应,甚至模拟练习表情管理。两个月后,我的面试从磕磕绊绊进阶到对答如流。秋招让我明白:真正的成长,往往藏在那一次次被挂断的电话里。

面对秋招这场职业生涯的重要战役,我们需要全方位准备:

第一,尽早规划,但不怕“绕路”。职业生涯并非笔直赛道,而是一场充满可能性的探索。本科时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大赛,研究生阶段深耕学术并担任学生干部,最终在实体行业找到职业方向——每一段看似“绕路”的经历,实则都在为能力版图添砖加瓦。科创比赛锻炼了团队协作与市场洞察能力,学术研究培养了严谨的逻辑思维,学生工作提升了组织协调能力。因此,不必纠结“一步到位”,勇敢尝试不同领域,你会发现所有走过的路,终将在未来连成一条清晰的轨迹。

第二,用底线思维对抗焦虑。秋招是一场心理战。面对简历石沉大海或面试被拒,焦虑在所难免,但请谨记:最坏的结果不过是零offer,而秋招过程中的收获远不止于此。行测学习提升了逻辑能力,面试复盘锤炼了表达技巧,与同行者的交流拓宽了视野,甚至一次失败的群面也可能成为未来谈判桌上的经验储备。这些“彩蛋”将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悄然兑现。我在秋招中屡次被心仪公司拒绝,但每次面试后的经验总结都让后续表现突飞猛进,最终赢得了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青睐。

第三,在国家的需求中寻找答案。当代青年的职业选择应“顺势而为”。无论是新能源产业的爆发、乡村振兴的政策红利,还是“一带一路”带来的国际化机遇,国家战略中蕴藏着无数职业风口。我的选择正是基于此——加入比亚迪海外服务科,将金融专业背景与实体行业需求结合,助力中国车企“出海”。个人能力唯有焊接到社会发展的齿轮上,才能迸发持久动力。因此,建议应届生多关注政策动向与产业趋势,让个人成长与国家需求同频共振。

第四,直面现实,灵活调整策略。当前就业市场对专业对口的要求日益严格,尤其是国企职能岗多倾向于会计或财务管理专业,金融专业的就业方向也逐步收缩至互联网、银行及央国企财务等领域。面对这一趋势,简历制作成为关键,务必针对不同岗位定制内容,突出相关经历和技能。此外,团队协作在秋招中至关重要,组建信息收集小组,分工跟踪招聘动态,能大幅提升效率。秋招更是一场心态的考验,从简历无人问津到HR当场拒绝,挫折难免,但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持续复盘才是破局之道。我的经验是:避免将最心仪的公司作为初试,先通过其他面试积累实战经验;每次面试后冷静分析回答的优劣、肢体语言的得体性,甚至记录面试官的反馈。这种螺旋式上升的改进过程,终将让你的表现发生质的飞跃——每一次失败,都是为未来的成功铺路。

回望这段秋招征程,最珍贵的不是那一纸录用通知,而是在这场淬炼中脱胎换骨的自己。秋招像一场漫长的跋涉,在期待与失落的交织中,不断挑战我们的信心;它也是一场见自己、见世界的独特旅行。我们在面试中讲述自己的故事,不同的面试官有不同的偏好,但只要我们坚持讲述,总有一场面试能遇见欣赏我们的伯乐。秋招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不能有执念,不要怕手里的牌小。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再小的牌,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吸收其中的精华,最终都会成为抓大牌的助力。请相信“相信”的力量。心动offer从不会凭空而降,它只属于那些在黑暗中依然坚持奔跑的人。当你的能力遇见时代的机遇,当你的坚持碰撞企业的需求,那一刻的心动,不过是水到渠成的见证。

愿每个正在求职路上的你,都能在这场与自己的对话中,找到那个闪闪发光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