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故事

【我的心动offer(2025)】基层就业篇 | 求职不是终点,而是成长的开始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5-10-11  浏览次数:

沙克拉

动物科技学院

毕业去向: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组织部

图片

求职不是终点,而是成长的开始

作为一所农业院校畜牧专业的研究生,我的求职之路并不平坦。在经历了两次失败后,我最终通过“不限专业”的人才引进专项成功上岸。这段经历让我明白,求职不仅是能力的比拼,更是心态的历练。

第一次失败:跨专业的尝试

研三上学期,我尝试投递不限专业且我感兴趣的岗位(某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我修改了简历,突出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研究经历(得益于研究生期间的课题)。然而,在第一轮面试时,面试官委婉地表示:“你的学术背景很好,但我们更希望有相关行业经验的人。”

第二次失败:定向选调生的遗憾

第二次,我又一次报名了不限专业的岗位(某市纪检委),我认真准备了行测和申论,笔试成绩自认为不错,但是最终还是笔试成绩不够优秀而被淘汰。这次失败让我意识到,公务员考试并非简单的“背题”,可能是需要一些运气和实力。

调整方向:发现人才引进的机会

两次失败后,我一度陷入自我怀疑,一度也放弃了考公的想法,直到某天,学院辅导员老师提到:“有些地方的人才引进政策不限专业,更看重综合素质。”这让我眼前一亮。我仔细研究了各地的人才引进政策,发现不少地区为了吸引高学历人才,放宽了专业限制,重点考察综合能力、学习潜力和稳定性。

我调整了策略:1.精准筛选岗位:重点关注西部地区的引进政策,这些地方对高学历的人才需求较大。2.突出综合优势:在简历和面试中强调自己的学生干部经历、科研能力和跨学科学习能力。3.模拟实战训练:针对人才引进常见的结构化面试,做模拟面试调整表达方式,使回答更贴合实际工作需求。最终成功上岸人才引进专项。

很多人认为,拿到offer就是求职的终点,但对我而言,它恰恰是另一段成长的起点。作为少数民族党员,我更加明白,个人的发展只有融入国家和社会需要,才能真正绽放光彩。在学校红鹰训练营学习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专业不是限制,思维才是关键:善于挖掘自身优势,必定能找到合适的岗位。求职路上,没有绝对的“完美offer”,只有是否适合自己。我的经历证明,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次失败都在为最后的成功铺路。从实验室到基层一线,变的是工作环境,不变的是初心。天会亮,花会开,对自己多点坚定耐心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