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井超
信息工程学院/2022级计算机技术硕士
毕业去向:审计署驻郑州特派员办事处
一、自我探索之路:茫然到明晰
步入研三,面对“未来”二字,我感到茫然。身边的同学中,有人准备读博深造,有人全力应聘互联网公司、国有企业,还有人投身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站在求职的路口,我不断问自己:“我能做什么?”。秋招时我应聘过互联网公司、国企和事业单位,通过笔试和面试积累经验的同时,我也在思考自己适合怎样的工作。选择报考公务员,对我来说既是出于践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建设添砖加瓦的初心,也是源于对公共事务的向往,同时考虑了对工作稳定性的现实需求。国家正在大力发展电子政务,以计算机技术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贡献力量。公务员队伍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因此,我报考了国家公务员考试,并通过了笔试和面试,成功加入公务员队伍。这段备考经历既是对服务奉献初心的践行,也是一次突破自我的旅程。
二、求职准备之路:挫折与成长
备考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从备考、选岗到模拟训练,直至走上考场,每一步都伴随着成长与突破。最初接触考试内容时总会感到迷茫,只能通过反复听课、刷题来总结规律。随着考期临近,也会感到焦虑。我参加了国考以及多个省份的选调和省考,频繁往返各地考试成为常态。笔试后等待成绩的过程令人焦虑,面试则是一场更重大的自我挑战,要求我从“羞于开口”转变到“侃侃而谈”。这一转变的完成不仅提升了我的表达能力,也增强了我的自信。回顾那段日子,它非但没有压垮我,反而促使我开始真正审视自我,变得更加成熟。我学会了设定目标、坚持执行,也学会了在失败中调整状态。直到公示结束,我的考公之旅才正式完成。
三、求职成功启示:充分准备是关键
在整个备考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与大家分享。
笔试方面,公务员考试题量大、时间紧,建议大家在日常训练中要通过模拟考试锻炼时间管理能力。答题过程中要学会取舍,优先做强项模块,避免拖延,保持心态平稳,避免过度紧张。面临众多老师和机构,找到适合自己的至关重要。行测学习,我认为花生十三的课程清晰易懂。逻辑推理和资料分析模块,他的解题思路和结论非常实用。图形推理模块需掌握常见规律,并通过大量练习和总结来形成解题思路。申论提升,袁东的课程适合语言组织能力较弱的同学。他的讲解细致,善于从题型中总结规律,能够帮助初学者提升写作能力。备考过程较为枯燥,需不断做题、分析和总结。遇到瓶颈时,可反思、借鉴他人的方法来改进。
面试方面,进入面试是对笔试的肯定,但面试准备比笔试更具挑战。在考官面前清晰、流畅地表达观点是面试的一大难题,而克服难题的关键在于多练习,学会提炼观点、独立思考。面试没有标准答案,要避免套用模板,重在展现个人见解。笔试和面试都注重临场发挥,要学会在考场上充分展示自身优势。
从求职角度看,公务员只是众多职业选择之一,但这次尝试引发了我最深刻的思考。求职本质上是个人价值观与职业要求的匹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清晰表达、突出个人观点,并在面试中展现最佳状态。公务员考试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认知与定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看见了自己的短板,也发现了潜力。这份选择给了我一种脚踏实地的笃定感,让我决心以责任和坚守来实现人生价值。备考的苦与乐,面试的紧张与释然,这些情绪交织在一起,成为我求职阶段最宝贵的记忆。这段旅程也促使我重新思考职业生涯的方向。起初我的目标只是找到一份好工作,但国考让我第一次认真思考自己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相结合。我开始主动关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社会议题,学习国家政策法规,了解先进模范事迹。我也意识到,作为青年一代,虽能力有限,但也可为国家贡献力量,应将个人规划与国家发展相结合,立足岗位,服务人民。
公务员备考过程中,我认为最值得践行的三点是提前规划、积极实习、主动了解社会。越早开始准备,就越能减少面临考试时的焦虑。求职路上没有人可以跟随别人的脚步,每个人都需找到自己的节奏。我也建议大家在大学期间不可忽视实习和社会实践,每个接触社会的机会都是宝贵的学习经历,加入研究生会或社团组织也是锻炼能力的有效途径。体制内工作并不轻松,需要耐心、责任与担当,希望大家能以服务人民的初心看待这份职业,为群众服务,为社会尽责。
回首这段求职与备考的历程,我不仅仅是在追寻服务、奉献的途径,更是在探索自我、突破自我。这段经历为我带来了深刻的思考与成长,让我从迷茫中找到了方向——为社会贡献力量,在岗位上带来切实改变。我相信,只要用心去做,身处任何岗位,都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光与热。
这条道路,始于茫然,终于坚定。我将带着这份初心,在服务人民的征程上行稳致远,真正做到青春无悔。